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①————上海市普陀区
A——区情概要
普陀区地处上海市西北部,与静安、长宁、闸北、嘉定、宝山等区接壤,区域面积55.47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3个镇。
普陀拥有繁荣的工商业,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是沪西的宜居新城区。
人口民族
2009年,全区户籍总人口87.26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5444人,死亡人口7174人,户籍自然增长率-1.99‰,计划生育率99.59﹪。至年末,常住人口113.59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22.70万人。区内共有44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0%。
历史文化传承
普陀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文物点40余处,涵盖工业遗产、宗教建筑、文教建筑、民居宅邸、革命史迹等各种类型,正在考古挖掘中的元代水闸遗址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普陀区段苏州河畔是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拥有中央造币厂旧址、福新面粉厂旧址、江苏药水厂旧址、上海啤酒厂旧址、天利氮气厂旧址等近20处工业遗产。普陀区有着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资源,区内不仅有上海现存唯一的元代地面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如寺,还有闻名东南亚地区的玉佛寺、沪西清真寺等宗教寺庙。普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有“赤色沪西”的美称,区内留存许多工人革命运动遗址。近年来,普陀区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苏州河沿岸已建、在建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和纪念馆多达10余个,具体为造币博物馆、印钞博物馆、丝绸博物馆、纺织博物馆、游艇游船博物馆,火花博物馆、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海上动漫博物馆、成龙电影艺术博物馆、苏州河展示中心、上海半岛艺术中心、刘海粟美术馆展览分馆、上海当代作家手稿作品收藏展示馆、顾正红纪念馆和长风生态商务区工业遗址园,初步形成以近现代工业文化为主体、高雅文化和红色文化为补充的博物馆展示走廊。
良好区位优势
普陀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外围,内、中、外三道环线均从区内穿过,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7号线、11号线以及在建的轨道交通13号线,连接上海各中心区和邻近郊区、交通快捷方便。普陀位于沪宁发展轴线的起点,也是上海连接长三角及内地的重要陆上门户和交通枢纽,沪宁高速从这里通向江苏等内地省份,204、312两条国道从区内起始,可达长江流域和东北、西北地区。2009年1月,上海西站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使沪宁城际铁路及上海市轨道交通11、15号线等实现多条轨道交通线的立体“零换乘”,未来每年客流集散量将达一亿人次,成为长三角大都市“三小时”交通圈的重要保证。
优越的商贸物流条件
基于普陀的区位优势,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黄菊同志曾要求我们把普陀区建设成为“上海物贸中心”和“上海西大堂”。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配送”的格局,集聚了麦德龙(中国)总部、农工商超市总部等一批知名商业企业;建成了中山北路物贸街,形成了一批大型生产要素市场的集聚,区内大型市场成交额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左右;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是上海唯一的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已经形成了城市配送物流和医药物流的产业特色,全市70%的超市、卖场物流在这里配送。2009年10月,园区内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了国家四部委的联合验收,正式设立;代表国内陆路货运信息化最高水平的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投入运行。这两大功能性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普陀区商贸物流的城市功能。2009年12月,长风生态商务区内的跨国采购中心破土动工,这一集会展、办公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重大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性平台之一,是未来跨采大会的举办地、国际国内贸易组织的永久性驻地。
广泛的合作交流基础
普陀区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加强国内合作交流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国内省区市相关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在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截止2009年底,普陀区共与全国40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区,辖区内驻有兄弟省区市各级各类办事机构120家,其中省级办事处16家。全区每年吸纳1500户左右的各地企业来区投资,注册资金约50亿元左右。区政府还支持和鼓励在区企业到外省市投资、发展,目前共有数十家企业在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投资办企业,投资额累计达到200亿元左右。
B——主要成效
综合实力增强
2009年,实现区属增加值200.61亿元,同比增长9.17%;实现区属工业销售产值193.71亿元,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4.59亿元;全年市场交易成交总额1769.0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26.06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4.26亿元,同比增长8.21%。以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66%。
近年来,普陀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培育发展。中环商圈的人气持续攀升,“
金中环”品牌逐渐形成,百联国际购物广场和农工商118广场等大型购物中心人流如织;长寿商圈依托曹家渡芳汇广场、调频壹广场、亚新广场等商业设施,不断提升能级。楼宇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以长风生态商务区为首的重点地区引进了一批总部型、龙头型、服务型企业,楼宇的税收产出逐步提高,全区“亿元楼”达到4座。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取得进展,桃浦工业区获批调整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长征工业区获批转型为上海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有序推进,苏州河旅游公司已经正式成立,“一园十馆”等旅游资源加快形成,沿河游艇游船码头陆续建成。上海西北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陆上货运交易中心的建成和上海跨国采购中心、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建设,为普陀实现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空间。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加快建设天地软件园、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武宁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园区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天地软件园逐步形成了数字视频、动漫游戏设计、3G应用开发等领域的特色,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发展迅猛。设立区级科技创新项目,40家科技企业得到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区内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总税收、总利润、总资产综合指标连续几年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到2009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9家,市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达到20家。
人民生活改善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轨道交通7号线、11号线投入运营,普陀区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数实现跨越式增长。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全面推进,轨道交通13号线已有5个站点开工。镇坪路桥建成通车,威宁路桥结构贯通。在迎世博环境整治工作中,全面推进“五个三”沿线整治工程、小区迎世博建筑整治工程和“六小工程”。完成高层综合整治151万平方米,多层综合整治和平改坡综合改造516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687万平方米。苏州河普陀区沿岸一期171幢楼宇、13块亲水平台和26块绿地的绿化灯光景观工程被评为2009年上海市十佳灯光夜景。
医疗卫生和教育支出比重逐年增长。教育资源继续增长优化,在上海各区县处于较好水平,全国重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均设有普陀校区;并且拥有有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3所: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晋元高级中学,上海市宜川中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3所:曹杨中学,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甘泉外国语中学,在建曹杨二中优质教育园区建设,以及推进桃浦地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合体”发展,建德学校更名为曹杨中学附属学校;推进教育公建配套,万里城14-7地块幼儿园等7所学校开工;全面完成了区托幼一体化改革,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卫生事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序推进第二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拥有市三级甲等医院同济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利群医院扩建项目、中心医院外科医技综合楼等项目顺利推进,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迁建项目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了社区卫生绩效考核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系。
精神文明建设
普陀区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先进城区”为目标,围绕迎世博、办世博的工作主线,深入推进“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文明行动,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迎博办博中去,注重实现精神文明创建与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相结合、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与加强平安普陀建设相结合。不断夯实创建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行动,规范志愿者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以世博实践行动为着眼点,大力做好未成年人工作,净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动员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文明交通、双语学习、家庭礼仪、文明餐饮、环保节能等活动。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阵地作用。
三、发展目标和思路
普陀区新一轮发展,将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牢牢把握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举办世博会的机遇,更加注重强化商贸物流功能,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城市形象的提升,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和谐新普陀建设。
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技产业、房地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现代服务业发展要通过载体建设、功能平台建设和大企业引进,努力发展金融业、物流业和商务服务业;商贸业发展要通过商圈建设、业态调整和品质提升,从社区性商业向高层次、广辐射的高档商业转型,从国内商品流通向沟通国内外商贸转型;科技产业发展要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科技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形成行业集聚、促进高技术企业做大做强;房地产业发展要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和服务重点地区开发,继续提高商办楼宇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比重,搞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从以新房开发为主逐步向房地产服务为主转型。
加快楼宇经济发展
落实“1+30+N”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推动商办楼宇开发建设,确保国浩长风等楼宇年内竣工和投入使用,全区商办楼宇总量达到340万平方米。落实楼宇经济发展政策,重点加强绿洲中环中心、新长征中环大厦、明珠国际广场等商办楼宇的招商引资和税收落地工作,30幢重点楼宇总税收产出达到12亿元以上,每平方米税收产出再提高300元/平方米。着力打造产出较高、特色较明、形象较好的重点商务区和品牌商办楼宇,使全区“亿元楼”总量达到6幢。
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落实“1+2+N”的园区经济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园区腾笼换鸟和功能提升。西北综合物流园区要以物流商务、物流信息、物流技术开发等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突出保税物流中心和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两大功能性项目,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服务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新型物流陆港。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长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要进一步完善具体功能规划和产业定位,根据向服务业功能区转型的要求,加强规划调整,按照服务业功能区的标准推进总部办公楼宇项目开发。
加快科技产业发展
以科技园区作为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基地,通过规划定位和相应产业政策的配套实施,使园区科技产业的集聚度和产出率有较大提高。继续推进同济大学沪西科技园区、化工院科技园的建设;搞好科技大厦、电科大厦等科技楼宇的产业集聚和税收落地工作。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认定企业,支持符合科技产业发展导向的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建设,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和公共平台服务,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区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投入3.6亿元。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继续推进“十大节能工程”,推进绿色照明工程,实施15项企业设备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节能。加强重点能耗企业节能工作。重点推进建筑节能,推广节能性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应用。大力实施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加强废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提高废弃物收集、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参与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发展循环经济。
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建设
长风生态商务区从以项目建设为主逐步转为以招商运营为主,完善内部基础设施条件,优化长风生态商务区综合投资环境。重点推进跨国采购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凸显长风生态商务区城市地标的功能。中环商务区加大整体包装宣传力度,着力改善周边与内部的交通条件和商务环境,建好梅川路等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商业品质与辐射能级。真如城市副中心将继续推动长江实业项目和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确保地下南北通道、南广场、桃浦东路-真南路下立交等项目顺利进行。长寿地区的商务商业品质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完善功能布局,聚焦楼宇经济,提升商业品位,促进专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逐步形成商业繁华,商务便利的核心区域。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公建配套和重点学校建设项目,实施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区校两级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中教育办出特色,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推进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区妇婴保健院在长风生态园区的整体建设,完成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完成区图书馆新馆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资源整合,继续推进区文化馆退租还文,启动百位作家创作历程访谈资料库建设。
关注民生福利,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
努力促进劳动就业。继续实施就业统计、分析、专报制度,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巩固青年职业见习基地规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劳动者市场化择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安置工作,继续保持本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切实搞好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完善居民家庭收入核对机制,逐步提高实物配租比例。
行政区划
2005年,普陀区辖6个街道、3个镇,215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曹杨新村街道
辖:源园、花溪园、金岭园、杏梅园、南岭园、南杨园、南梅园、沙溪园、南溪园、枫杨园、金杨园、兰溪园、金梅园、杏杨园、北梅园、北岭园、兰岭园、桂杨园、北杨园、枫岭园20个居委会。
长风新村街道
辖:曹家巷、中山桥、师大一村、新渡口、长风一村、长风二村第一、长风三村、长风四村第一、大渡河路95弄、长风四村第二、长风二村第二、锦绿新城、曹家村、白玉新村第一、白玉新村第二、普陀四村第一、普陀四村第二、普陀二村、金沙新村、1091弄、海鑫公寓、师大三村、师大二村社区23个居委会。
长寿路街道
辖:绿洲城市花园、澳门路、陕北、正红里、宜昌路、昌化路、梅山苑、长鸿、长寿新村第三、长寿新村第四、九茂、世纪之门、合德里、永定新村、叶家宅、锦绣里、武宁新村第一、光复里、武宁新村第二、安全里、普雄路、谈家渡、芙蓉花苑、地方天园、玉佛城、知音苑、武宁小城27个居委会。
甘泉路街道
辖:延长、合阳、新宜、新沪、子长、长新、周家巷、志丹、名都花苑、黄陵、安塞、汪家井、章家巷、新长、南泉苑、甘泉苑、东泉苑、悦达第一、双山、新灵20个居委会。
石泉路街道
辖:中山新村、镇坪路、太浜港、薛家厍、信仪新村、石泉新村第一、石泉新村第二、石泉新村第三、石泉六村、铁路新村、洵阳新村第一、洵阳新村第二、石岚三村、管弄新村第一、管弄新村第二、管弄新村第三、铜川路、陆家宅第一、陆家宅第二、联合新村、和平新村、兰凤新村、中宁路23个居委会。
宜川路街道
辖:宜川一村、宜川二村、宜川三村、宜川四村、赵家花园、华阴路、泰山一村、泰山二村、泰山宅、宜川六村、交通西路、平江、大洋新村、光新村、江淮村、农林村、幸福里、建民村、振华、中远两湾城20个居委会。
真如镇
辖:南
事、侨务和对台工作继续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消防、统计、土管、质监、盐业、电视广播、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坚持统筹兼顾,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子,渔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深入实施“暖人心、促发展”工程。拓宽渔农民就业领域,把就业培训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区职成教中心,四年共培训渔农村富余劳动力23593人,新增就业城镇6851人、渔农村123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以内。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帮扶救助工作,积极改造困难户危房,努力安排残疾人就业,目前全区共结对困难户1500户,已享受低保困难户2714户、共计4627人。改善渔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村庄示范整治,四年共建成小康示范村8个,完成行政村环境整治52个。覆盖城乡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形成了城乡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学生助学、渔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廉租房和司法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023元和8321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4.1%,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海岛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普陀区的文化设施上了新的台阶,渔农村群众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图书馆(室)建设迅速发展;文物已经得到保护;文化市场繁荣有序。1995年该区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文化模范地区。1997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地区。2005年被省政府评为第五批省级文化先进县(市、区)。
文化设施
城区的文化设施初具规模。专业电影院——海滨影都,面积2360平方米,软席964座;专业演出场所——沈家门剧院面积3127平方米,1200座。经几次扩建、改造设备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文化馆面积1200平方米,青少年宫面积1500平方米,工人文化宫3500平方米。这些设施,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普陀体育馆占地40亩,主体工程面积7341平方米,局部网架结 构,层高22.09米,能容纳2200名观众 ,总投资近3000万元,建筑雄伟,有专业地板、玻璃钢座椅、进口组合音响和先进的电子显示屏,设施齐全,是符合承接国内、国际赛事。集篮球、排球、乒乓、武术、体操体育运动项目和大型文艺演出的标准场馆,国家体育总局伍绍祖局长为“普陀体育馆”题写馆名。
区图书馆是由原文化馆图书室发展起来的,现有馆舍面积1100平方米,藏书11.7万册,持证读者3100多人,97年起实行了外借自动化管理,94年经考核被文化部定为二级图书馆。全区17个乡镇文化站都建立了图书室,共拥有藏书88500余册。其中万册以上图书室3个,8000册以上的图书室5个。
文艺创作
在新时期中,各个艺术门类共计创作了文艺作品3500余件,其中在省以上展出、发表、演出,获奖的1200件。文学作者阎受鹏的《五彩潮》、《迷人的海螺》、《千岛拾翠》,徐国平的《白雀寺的传说》,陈桂珍的《爱心慈航》出版发行。美术作者陈乃秋的电影海报《十字街头》获全国展出一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水彩画《琵琶女》、《长坂坡》,油画《一幅有染渍的绣品》等百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获奖。朱仁民的中国画《在公海上团聚》于80年入选全国青年美展,版画《擒龙王》入选中国首届艺术节美展,获首届中国风俗画佳作奖,他曾于89年赴新加坡举办个展、讲学。
姜声慧的油画《摇篮》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奖。民间绘画创作已形成创作群体,建有三个基地,中央电视台“书坛画苑”1995年曾拍摄过《普陀渔民画》专题,并在中央电视台二套、三套播出。儿童画创作,培训已蔚为风气。88年8月赴杭州,91年5月赴北京展出。摄影作者章国鹰的《急!急!急!》、《安塞腰鼓》、《干旱人类最大的威蹑》等在国内外展出获奖。吴萍儿、李玲玲、林卿华创作的舞蹈《晒盐》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奖。赵幼云创作的小品《起航》获'98曹禺文学奖、小戏小品二等奖,陈树永创作的小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获'99曹禺文学奖、小戏小品三等奖。
乡镇文化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政府加大了对乡镇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至今17个文化站已普及了文化活动楼。共计面积11170平方米,平均657平方米。其中1000-2554平方米的文化楼6座,500-800平方米的5座。原计划的4个“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的任务已经完成,8个“舟山海岛百花乡镇”已完成了6个。群众性文化活动空前活跃,丰富多彩,活动的规模、质量极大提高。
文化市场
该区文化市场管理从1987年9月整顿台球开始,1990年成立了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乡镇成立了管理领导小组。至今区文广局有5组成的专职稽查队伍,配备了汽车、摩托车和通讯设备。目前全区有7个经营项目,564个经营集体和个人。现在全区文化市场管理网络齐全,经营布局合理,管理有序。
文物保护
1989年,区政府发文,公布了桃花的“白雀寺”、“桃花革命烈士陵园”;沈家门的“天丰寺”、“青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天主堂”;展茅的“龙宫”、“翁氏宗祠”;六横的“朝圣庙”、“诗公庙”、“苍洞庙”、“浙东第一功摩崖题记”等十一处文物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区政府又发文公布了台门“张煌言蒙难处”、“凝波庙”;东极“陈财伯墓”;桃花的“圣岩寺”;沈家门的“接待寺”;展茅的“柴家老宅”为第二批区级文保单位。